NCF(Non-Conductive Film,非導電薄膜)貼壓膜是先進封裝中的關鍵工藝,主要用于芯片堆疊(如3D
IC、HBM)、Chiplet互聯和倒裝芯片(Flip Chip)封裝。其核心作用是在無導電膠的情況下實現芯片與
基板或中介層的牢固粘接,同時提供絕緣保護和應力緩沖。
一、 NCF貼壓膜的核心作用
- 絕緣保護:防止芯片互連(如銅凸點)短路
- 應力緩沖:吸收熱膨脹系數(CTE)不匹配導致的機械應力
- 高密度互聯:支持微凸點(≤10μm)的精準對位和填充
- 工藝簡化:替代傳統的底部填充(Underfill)工藝,提高生產效率
二、NCF貼壓膜工藝流程
1、NCF薄膜制備
NCF通常由環氧樹脂+無機填料組成,具有以下特性:
- 低溫固化(130~180℃)
- 低熱膨脹系數(CTE)(≤30ppm/℃)
- 高流動性(確保微凸點間隙填充)
2、貼膜工藝
(1)晶圓/芯片預貼NCF
- 采用真空貼膜機(如立芯創WVLA系列)將NCF精準貼合在晶圓或芯片表面
- 關鍵參數:溫度(80~120℃)、壓力(0.5~5kgf/cm2)、真空度(<1mbar)
(2)精準對位(Alignment)
- 光學對位系統(AOI)確保芯片與基板的微凸點(Cu Pillar/Solder Bump)精確對準
(3)熱壓鍵合(Thermo-Compression Bonding)
- 在真空環境下加熱加壓(150~200℃, 10~50MPa),使NCF流動并填充凸點間隙
- 固化后形成高強度粘接層
(4)后固化(Post-Cure)
- 進一步固化(150℃, 30~60min),確保NCF完全交聯
三、NCF貼壓膜 vs. 傳統Underfill工藝
四、NCF貼壓膜的關鍵挑戰
1. 氣泡控制
- 微氣泡(>10μm)會導致界面分層,需采用真空熱壓工藝(如屹立芯創WVLA晶圓級真空貼壓膜系統)
2. 翹曲(Warpage)
- 多層堆疊時,NCF固化收縮可能導致晶圓變形(需優化CTE匹配)
3. 低溫固化兼容性
- 部分先進封裝(如HBM)要求固化溫度≤150℃,需特殊NCF配方
4. 高精度對位
- 5μm以下凸點間距需要亞微米級對準精度
5. NCF貼壓膜的未來趨勢
- 更薄的NCF(≤5μm)用于2.5D/3D封裝
- 光敏NCF(Photo-imageable NCF),支持光刻圖形化
- AI工藝優化(屹立芯創WVLA晶圓級真空貼壓膜系統,自動調節溫度/壓力曲線)
總結
NCF貼壓膜是先進封裝的關鍵工藝,尤其適用于HBM、Chiplet、3D IC等高端應用。相比傳統Underfill,
它具備高精度、高效率、低缺陷率等優勢,但也面臨氣泡控制、翹曲管理等挑戰。未來,隨著更薄NCF材
料和智能化設備的發展,該技術將在半導體封裝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